一、英布战争的背景
发生于 1899 年至 1902 年的英布战争, 又称布尔战争、南非战争或第二
次英布战争 (以与发生于 1880 年至 1881 年的第一次英布战争相区别) 。这
是一场为抢夺商业利益、自然资源而发生于英国与荷兰人后裔布尔人之间的
殖民争夺战争。
(一) 英国
19 世纪, 又被称为英国人的世纪。18 世纪下半叶,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
爆发于英国,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在英国不断涌现, 依靠这些新发
明, 英国的经济生产方式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劳动生产
率飞速提高。至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英国国力达至巅峰。1851 年, 伦敦世博
会的举办, 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 物极必衰。到了 19 世纪末, 英
国无以匹敌的经济实力和海军舰队都遭到了严重挑战。
经济上, “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19 世纪 60 年代, 以电的使
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欧洲大陆, 并以德国
和美国为中心展开。但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英国仍然固守旧工业革
命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 不愿采用新技术、新发明, 因此, 其生产效率发展
缓慢, 逐渐被新兴的德美等国超越。在传统工业如钢铁工业上, 美德钢铁产量
分别在 1890 和 1896 年超越英国;而在新兴工业如化学、电力等方面, 英国更
是被甩在身后。
军事上, 帝国海军虽仍是世界第一, 但面对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和竞争对手
的压力, 其实力已略显不足, 海上霸权受到动摇。自拿破仑战争以后, 大英帝
国海军几乎从未遇到挑战, 强大的海军舰队已成为将海外殖民地与英国本土
捆绑起来的“锁链”。但到了 19 世纪 90 年代, 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法俄两个
传统的军事大国, 其海军力量已成长到英国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程度, 特别是
法俄同盟的缔结, 更是使英国一度将其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在德国, 随着威廉
二世“世界政策”的推行, 海军扩张的序幕也徐徐揭开。1898 年, 德国通过了一
个为期 20 年的海军建设法案, 英国对此如鲠在喉。
外交上, 奉行多年的“光荣孤立”政策遭到挑战。“光荣孤立”一词, 首先由加
拿大财长 G·E·福斯特提出, 指的是 19 世纪下半叶英国所奉行的对外政策。其
主要内容是指, 在和平时期, 英国不与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 特别是军
事义务的同盟条约, 以保持充分自由行动, 免受束缚。实施这一政策的基础是
英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然而进入 19 世纪 90 年代之后, 英国的经济和海
上霸权均受到挑战, 实施“光荣孤立”政策的基础已经动摇。
(二) 其他国家
在德国, 自 1871 年统一以来, 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飞速发展, 其力量已
经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均势。威廉二世登基后, 特别是俾斯麦下台后, 德国的外
交政策逐渐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称霸世界的“世界政策”, 并宣扬“德国
的未来在海上”, 而这“与俾斯麦一再坚持的德国是一个‘饱和的’、渴望维持欧
洲现状而对海外领土没有热情的国家的腔调相比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1) 。在
“世界政策”的推动下, 德国开始向亚洲和非洲扩张。
在美国, 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次战争扫清
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到 20 世纪 90 年代,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
经超过英国, “跃居世界首位” (2) 。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美国也开始走上
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898 年的美西战争, 1899 年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都是其海外扩张的体现。
二、英布战争的原因
英布战争是大英帝国的转折点, 自战争结束以来, 学界对其的研究已经非
常充分。对于英布战争爆发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南非的战略位置、
英国在非洲的殖民霸权、资源利益。
(一) 战略位置
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 自迪亚士于 16 世纪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开辟
通往印度的新航道以来, 南非一直是连接欧洲和印度的重要战略中转站和据
点。19 世纪的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其领土面积几乎占世界陆地总面积
的四分之一。这其中, 印度对于大英帝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英国的实力
依赖于对印度的拥有和在东方的优势地位, 就如同大不列颠本土对于英国一
样重要”, 因此, 印度可以说是大英帝国的基石。而南非正位于英印航线的中点,
所以为了控制印度, 保证英印之间的联系, 英国必须保持在南非的存在。虽然
此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 但英法一旦交恶, 法国可以很容易地封锁苏伊士运
河, 正因为如此, 英国必须取得南非的控制权。此时的南非, 除了英国控制的
开普和英国于 1843 年吞并的纳塔尔共和国外, 还存在两个布尔人国家:德兰
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因此, 急于取得南非殖民霸权的英国将这两个
国家视为眼中钉, 欲除之而后快。
(二) 殖民霸权
英国在南非的总督罗德斯早在 1881 年就提出了一个“2C 计划” (开普—开
罗) , 即修筑连接开普和开罗的铁路, 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连接起来, 建立一
个非洲殖民帝国。而这一计划正好与布尔人提出的“布尔非洲”计划迎头相撞 。
“布尔非洲”计划打算将英国人从布尔人手中夺取的土地以及英国扩张所得来
的土地都纳入进来 (3) , 这不可避免地将与英国发生矛盾。布尔人自知不是英
国的对手, 因此便拉拢德国对抗英国, 而此时正欲重新划分殖民地的德国也乐
于借助布尔人的力量插手非洲的事务。对此, 英国决意以武力手段解决。
(三) 资源利益
此时的英国已经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对南非进行了大量投资, 特别是在
1867 年奥兰治发现钻石矿、1884 年德兰士瓦发现金矿之后, 大量的英国资本
涌入南非, “仅 1890 年兰德各金矿的投资总额 2200 万英镑, 其中英资约占总
投资的 60%~80%” (4) 。此外, 在从欧洲涌来的众多淘金者中, 英国人占了大
多数。对此, 布尔人采取多种措施抵制英国势力的渗透, 如将铁路、炸药特许
权授予英国的竞争对手德国、荷兰等国, 规定外来移民获取公民权的年限等。
这进一步激化了英布之间的矛盾, 在一系列谈判失败之后, 战争爆发。
三、英布战争的过程
1899 年秋, 英国借口德兰士瓦拒绝降低外来者取得公民权的年限 , 陈兵
德兰士瓦国界线。1899 年 10 月 9 日, 德兰士瓦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英
国撤回在边界线附近集结的士兵, 并在 48 小时内答复。10 月 11 日, 战争爆发。
在战争的初期, 虽然英国拥有兵力上的优势, 但布尔人由于准备充分、熟
悉地形, 并且指挥得当, 使得英军连连受挫。1900 年年初, 英国人的增援抵达
南非, 不久即占领布隆方丹和比利陀利亚。同年 12 月, 英国宣布兼并德兰士
瓦和奥兰治。但布尔人继续进行游击战争, 直至 1902 年。1902 年, 英布双方
签订《费里尼欣和约》, 战争正式结束。
根据该条约,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承认英国的宗主权, 但保留了部分自治权。
英国赔偿布尔人 300 万英镑, 以帮助遭战争破坏的布尔人家庭重新生活。由
于英国人和布尔人都是南非人口中的少数, 都是依靠剥削非洲人来维持生活,
因此为了维持其统治地位, 二者不久之后就重新修好, 共同压迫非洲土着。
1910 年, 英国将开普、纳塔尔、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合并, 组成了南非联邦, 作
为英国的第四个自治领。
四、英布战争的影响
(一) 政治上
布尔战争造成了英国统治阶层的分裂。在战争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1 / 2 4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