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小学生经典儿童故事

2020-01-28 12:15
小学生经典儿童故事篇一:苏武牧羊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 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 100 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 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 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 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 。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 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 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 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 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 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 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 “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 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 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 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 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 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 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 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 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 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 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小学生经典儿童故事篇二:程门立雪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 人称神童。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 答案,他就去拜见当时著名的哲学程颐。到了程颐家,可是门上的小书僮对 他说:“程颐先生正在书房坐禅,你还是先回去吧,过两天再来。” 杨时回答说:“没关系,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好了。”那个小书僮见杨时不 肯走,也就不再理他,自己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小书僮出来对杨时说:“这位相公, 天上开始下雪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等改天天气好了,你再来见先生吧!” “没关系,小兄弟,我还是在这里等先生坐禅结束吧!”杨时坚持站在雪 地里等候程颐结束坐禅,好向他请教问题。 “谁知道先生什么时候结束坐禅呀?也许他今天一个下午都会坐禅呢!先生 经常是这样的。”小书僮好心地提醒杨时。 “没关系。麻烦你等程颐先生坐禅结束以后,替我通禀一声,就说杨时在 门外恭候先生教诲。”杨时仍然执意要在程府外等候。 “那么大的雪,你怎么能一动不动地站在雪地里呀?不如到屋子里来暖和 暖和吧!”小书僮看到外面实在太冷了,而杨时站在雪地里一动都不动,不由 地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想请杨时到门厅里烤烤火,避避风雪。 “不,小兄弟,我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是我还是在外面等好一点,你请 进去吧。”杨时谢绝了小书僮的好意,仍然站在府门之外,顶着凛冽的北风和 纷纷扬扬的大雪,连动都不动一下。 等到程颐坐禅结束,小书僮立即把杨时在门外冒雪静侯先生的情形向程 颐禀报。程颐一听此事,马上问:“这个年轻人现在还在门外吗?” “禀先生, 这个叫杨时的年轻人,现在还在门外。”小书僮回答说。 “快,快,快开门。不知他是不是冻坏了。待老夫亲自出门去接这个年轻 人进来。”程颐吩咐小书僮赶快搀扶他出去看杨时。 等到小书僮把门打开,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外面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而杨时仍然一动不 动地站在那里,连脚都没有动一下。 “快,快!你们快把杨相公扶进屋子里来。”程颐命令家人道。 “嗨,你这个年轻人,怎么那么傻呢?改天再来不就是了!”程颐一边要家 人抬着杨时到书房里去,一边连声地责怪着杨时。 “不!晚生既……然要向……前辈请……教,当然……应该……恭恭…… 敬敬地……在门外等……着。”杨时冻得浑身直发抖,说话时也直打颤。 程颐见杨时求师心切,又那么懂礼貌。心里非常高兴,就收下了杨时这 个门徒,而且还把自己哲学思想的精髓全都教给了他。后来杨时果然学有所 成,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 小学生经典儿童故事篇三: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每次都 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挫败骄横的秦王,因此赵王很是器重蔺相如,一下子 将他提拔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比自己还高,很不服气,他到处扬言 说:“我为赵国出生入死,有攻城夺地的大功。而这个蔺相如,出身低微,只 是凭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这实在是让我难堪!以后我再见 到蔺相如,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就总是处处躲开廉颇。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街上走, 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驰来,便赶紧命人将自己的车拐进一条小巷,待 廉颇的车马走过,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蔺相如的随从们见主人对廉颇一让再让,好像十分惧怕廉颇似的,他们 都觉得很丢面子,便议论纷纷,还商量着要离开蔺相如而去。 蔺相如知道后,把他们找来,问他们道:“你们看,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 厉害?” 随从们齐声说:“廉颇哪能跟秦王相比!” 蔺相如说:“这就是了。人们都知道秦王厉害,可是我连威震天下的秦王 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将军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 为重啊!你们想,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 个人吗?如果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就好比两虎相斗,结果必有一伤,赵 国的力量被削弱,赵国就危险了。所以我不计较廉将军,是为了赵国啊!” 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大受感动。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不恭的 言语和行为,深感自己错了,真是又羞又愧。好一个襟怀坦白的廉颇老将军, 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赶紧挽起老将军。 从此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将相团结,一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 情。当时一些诸侯国听说了以后,都不敢侵犯赵国。 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和廉颇知错即改的坦 诚襟怀,都在启发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 一位。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小学生经典儿童故事 第 1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