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0-01-28 15:24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 摘要:“一带一路”是党中央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愿 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获得 6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响应。宣讲“一 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路线图。“一带一路”的立体布局日趋清晰,同 沿线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我国分别同俄罗斯、欧洲签 署了发展规划对接的联合声明,使“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一带一路”也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 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 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 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 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 、 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 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重点 正文: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2013 年 9 月 7 日,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 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 10 月,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2014 年 3 月,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 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2014 年 5 月 21 日,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 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 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 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 2014 年 11 月 8 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 系对话会上,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 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 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 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 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 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 至 2012 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 763278 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 12761.08 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 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 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 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 能力。据统计,2014 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 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 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 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 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 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 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 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 汽车制 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 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 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 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各种机遇 1、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 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 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 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 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 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 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2、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 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 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 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 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3、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 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 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 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结语:“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 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首先,自 1999 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 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 。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 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 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 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 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 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 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一带一 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 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 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 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 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 剧锦文 经济日报[N] ]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4/2 第 13 版 [2] 王义桅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 ] 人民出版社 2015 [3] 冯并著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M] ] 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 《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期间,首次 提出了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我们 所简称的“一带一路”(OBOR))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机遇;挑战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的战略构想,强调各国之间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 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 曾在古代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的发展,是一条 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重要意义的通道。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 飞速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主席及时提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思想,寓 意重拾古代中国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意在把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 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基于周边外交新形势下的一大战略,表明我 国政府在未来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从而形成全 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过程,经济 开发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一直推进。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 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 破口,如“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还涉及众多产业 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便产生了各种不可估量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方 面: 第一,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 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 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 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 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 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 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 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 品牌树立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各地域争取创新进而为本地区赢得商机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 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 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 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 险意识,未雨绸缪。 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 争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定与支持,期盼在这一国家战略布 局中争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各 省市“自弹自唱”规划中难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 质化无序竞争的弊病。 再者,自 1999 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 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 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 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 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 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 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 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 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 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 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带一路”战略是个综合性的超级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各国合作、发展 、 建立增进友谊的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游戏规则。这也是完全由中国主导的游 戏规则,这个规则的建立与实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曾经 驼铃声声、舟楫络绎的丝绸之路,正在重现活力、大放光彩,挑战与机遇并 存,我们要做的就是肩负使命并使命必达。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第 1 页关于一带一路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