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2020-01-28 15:51
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 3000 字篇一 《两岸关系的探究》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 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 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 历史问题 交流 台湾问题 新形势 一、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 1949 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 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78 年,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 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 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 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 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 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 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 , 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 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 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两岸经济关系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 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 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 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 1992 年,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 年,国共 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 年 3 月, 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 年 5 月以来,本 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 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 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 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 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 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两岸文化交流有新突破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樊篱,推动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交流合作 是为彼此促进、彼此激励提供保障。 2011 年 4 月 24 日,大陆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颇有渊源的台湾新竹 清华大学共迎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个清华大学开始 越来越紧密地交流互动,这是整个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缩影或者说文化交流 的一个面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就 读等文化合作为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甚至对于提升 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 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 维护和增强这个核心,最主要的就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 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 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已经形成新局面的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知到通过文化交流去提升两岸同胞文化认 同与民族认同的特别重要性。两岸同胞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 中华文化的传人;进而认为大陆和台湾是自己共同的家园,要守护好、建设好 这个家园;再进而认为自己负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 努力,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虑,进一步彼此理解、信赖和 关怀,进一步交流合作、互利双赢;也就能够超越政治歧见,在发展中去解决 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是保障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一个文明 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发展也应当是经济和 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创造很好的经济、社会、文化 条件来推动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政治问题暂 时先搁置,给两岸老百姓尤其是两岸青年比较好的、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 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了解,为达成两 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较好条件。 五、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 一方 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 在经济、 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 六点意 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 求,体现了 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 解难题、打开僵 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 工作的主轴。 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 济社会合作进程, 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继 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 坚实、 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 民族和统一国 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细数两岸名校渊源 台多名知名校友倾力两岸关系 [N]N]],中新网, 2011-04-24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N]],新华社, 2011-03-16 【3】新闻资料:两岸经合会的来龙去脉[N]N]],中新网,2011-02-22 【4】《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2017 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 3000 字篇二 《浅说台湾问题》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 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这些 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 健康发展, 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 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 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改革开 放以来,台湾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 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 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 因此,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所提出来的对台政策 作一梳理,以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两岸 关系的曲折历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两岸 关系 发展 走向 如何应对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 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内战遗留 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复杂的,其 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特别是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 国 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 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 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 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 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 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 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 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 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 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1979 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 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 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 一。对此,我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 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 统一投下了阴影。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 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 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 岸关系发展的措施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 华人的理解和支持。2006 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提出 “四点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 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 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2008 年年初,台湾政局发 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执政长达八年的民进党选举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 政。国民党深知两岸经贸关系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两岸共 同努力 下,两岸关系迅速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多时间里,两岸两会不 但立即恢复了协商,而且签订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主要都是与两 岸经贸议题密切相关的,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迎来一个新的重要机遇。 我觉得要逐渐实现统一,两岸双方有必要巩固累积构建的互信基础,认 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台湾 位于中国大陆东 南沿 海的大陆 架上,地 处东经 119°18′03 〃至 124°34′30〃,北纬 20°45′25〃至 25°56′30〃之间。面积 3.6 万平方公里, 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 海,南接南海,长约 200 海里,宽约 70 至 221 海里,平均宽度约 108 海里, 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 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 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 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 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台湾经济军事 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国家 主席胡锦涛发表 2010 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 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 胞。2012 年 3 月 22 号,胡锦涛指出,两岸虽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 分裂。并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 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 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 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 景,这是我党应该奋斗的目标。 三、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 “三通”全面实现。 2. 2010 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签署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建立了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明确了两岸经济关系向正 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推进的方向,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互利双赢、合作 发展的新阶段。 3.2011 年两岸文化交流,分隔两岸 60 余年的国画名作《富 春山居图》在宝岛合璧首展,引起两岸民众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广泛共鸣,人 同此画,画同此情,一副画作的合璧折射出两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 和不懈追求,更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近年来两岸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两岸 故宫的交流也愈发频繁 4. 2012 年 3 月 4 号,全国政协委员、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便表 示,未来两岸故宫交流合作的空间无限广阔。 5.2012 年新年伊始,两岸文 化教育界合作编纂的《两岸常用词典》宣布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也 正式开通。 四、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 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六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 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 30 年之久 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 五、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 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 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 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 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 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 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大陆与台湾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宝 岛台湾迟早会回到母亲的怀抱! 结束语: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 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 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两岸无法实现和平 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 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 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 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 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 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 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第 1 页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第 2 页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第 3 页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第 4 页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范文 第 5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