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真题库
我的
军队文职考试一本通

有关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

2020-02-01 15:26
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范文一: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内容摘要: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又注重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这就使思想层面上的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上得到了统一,为在中国共产党内倡导创新精神奠定 了极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实践紧密相联系 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不讲创新也就不可能 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毛泽东思想 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这种创新精神将凝结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中 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 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 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 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 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二、名族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 的素质。 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 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等。创新精神是一种 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三、毛泽东关于创新问题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社会冲突激烈、矛盾变动急剧的时代背景下领导中 国革命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 下孕育起来的。毛泽东曾描述说:“这个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使老一辈的人 们完全不能设想的变革,都轰轰烈烈地出现了。”(注:《毛泽东选集》,2 版,第 4 卷,1357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急剧变动的时代必然就是 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毛泽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树立了鲜明的创 新精神。 从历史实践来看,促使毛泽东创新精神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因素大致 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早年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当时新思想的汹涌澎湃使青 年毛泽东培育起创新的思想意识。如他所描述的那样:“近年欧潮东渐,学说 日新。全国学界人士,靡不振臂奋起,顺应潮流,从事改革。”(注:《毛泽 东早期文稿》,495 页,湖南出版社,1990。)第二,大革命失败后被迫退到 偏僻落后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促使毛泽东不得不面对原先没有想 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他意识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样的事情就只是 发生在中国,“不但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一国有这种现象,就是帝国主义 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也没有一处有这种现象”(注:《毛泽东选集》,2 版,第 1 卷,49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三,一段时期里党内教条主义 的盛行以及指导中国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促使毛泽东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树立创新精神。毛泽东还曾把教条主义者称为“思想 上的懒汉”,就是指他们只会用现成的思想理论,用别人得出的观点结论,来 代替自己的思考。总之,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既是大变动时代孕育的结果,也 是革命实践催化的结果。 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创新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指出: “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 (注:《毛泽东 选集》,2 版,第 2 卷,534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人类总是 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注: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325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毛泽东曾 把人的思维器官——脑比喻为“加工厂”,他说:“我们的脑子是个加工厂。工 厂设备要更新,我们的脑子也要更新”(注:《毛泽东文集》,第 8 卷,39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这就把创新精神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 一起来了。 第二,勇于创新,才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1930 年毛泽东针对党内 主观主义的错误严肃地指出:如果以为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动脑筋,只要遵 守既定的办法或者拿着书本上的知识照抄照搬,革命就可以取得胜利,这样 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注 : 《 毛 泽 东 选 集 》 , 2 版 , 第 1 卷 , 116 页 ,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91。)。这里,毛泽东很明白地表示了这样一层意思:只有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共产党人才能在斗争中创造出新局面。毛泽东提倡的“创造 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 想路线。 第三,有没有创新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党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系到能不能 有效地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他指出,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路 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自己去用心思索,发扬自己的创造力” (注:《毛泽 东选集》,2 版,第 3 卷,90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因此,树 立创新精神是毛泽东对党的干部以及党员的素质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四,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障中国的胜利。在毛泽东看来,没有 创新就没有进步,不思创造,不求发展,结果只能落后于形势,对革命不利。 他指出,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应当注意随时调整和更新。 第五,坚持创新精神,关系到对待革命理论的科学态度。在对待理论的 态度上,毛泽东一再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从具体的条件出发, 不要把他们的理论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 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注:《毛泽东选 集》,2 版,第 1 卷,29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可见,科学地 对待革命理论,也是一个创新问题。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既坚持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注重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这就使思想层面上的 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上得到了统一,为在中国共产 党内倡导创新精神奠定了极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范文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 神的论述 【摘要】 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注重了 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使思想层面上的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 际相结合上得到了统一,为在中国共产党内倡导创新精神奠定了极其深刻的 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这种创新精神将 凝结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中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精神在毛泽东思想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关键词】毛泽东 创新 民族精神 【正文】 一、关于“创新” 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功能:在微观层面,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 根本;在宏观方面,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是 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深入阐发与时代表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说在影响民族进步的各种因素中,创 新是决定性的因素,起着核心的作用,创新是使一个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的 源泉。 在党的中,“创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共出现 55 次: ①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8 次出现“创新”:创新型国家 创 新社会管理 党的建设改革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理论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 理论 创新 勇于创新 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9 次出现“创新”: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改革创新精神 理论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创新社会管理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 次出现“创新”:创 新型国家 创新人才 创新 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 次出现 “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管理创新驱动 金融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创新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国家 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 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科技创新 创新资源 创新发展 创新开放模式 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 次出 现“创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 次出现“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 新体系 ⑦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5 次出现“创新”:创新 社会管理 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 次出现“创新”:以创新发展军事理 论为先导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党的十七大中,“创新”一词共出现 56 次: 从词性分析:既有名词的用语,如创新型国家、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改革创新、文化创新、科研方法创新、自主创新、创新活动、传播手段创新 等;也有动词上的使用,如勇于创新、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对外投资体制、创 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同时,也有从形容词角度的作用,如创新的智慧、创 新的环境等。 从战略层面分析:既有从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等宏观战略层面, 也有从组织制度创新、创新体制等中观层面,也有从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方 法创新等战术层面。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最高战略目标。 从“创新”用语的广 度与深度看,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用语,如传播手段创新、科研方法创新、 创新文化生活方式等,都体现了时代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和重 大战略部署之一。 二、毛泽东思想 由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新精神的高度重视,而早在多年以前, 毛泽东就已经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 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 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 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民族创新精神 民族创新精神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 神是一个民族在生成、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民族生存哲学,是一 个民族得以存在、生存和延续的灵魂,亦称民族意识;而民族创新精神则专指 民族精神中积极追求真理,不惧邪恶,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精神气质。 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中的最优秀品质,是表征民族文化活性的关键特征。 四、毛泽东关于创新问题的认识 1.产生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社会冲突激烈、矛盾变动急剧的时代背景下领导中 国革命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 下孕育起来的。毛泽东曾描述说:“这个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使老一辈的人 们完全不能设想的变革,都轰轰烈烈地出现了。”[1]急剧变动的时代必然就 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毛泽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树立了鲜明的 创新精神。 因此,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既是大变动时代孕育的结果,也是革命实践催 化的结果。 2.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树立创新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指出:“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 的”[2],“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 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 创造,有所前进”[3]。 毛泽东曾把人的思维器官——脑比喻为“加工厂”,他说:“我们的脑子是 个加工厂。工厂设备要更新,我们的脑子也要更新”[4]。这就把创新精神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起来了。 第二,勇于创新,才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1930 年毛泽东针对党内主观主义的错误严肃地指出:如果以为什么事 情都不用自己动脑筋,只要遵守既定的办法或者拿着书本上的知识照抄照搬, 革命就可以取得胜利,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 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5]。这里,毛泽东很明白地表示:只有坚持实事 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共产党人才能在斗争中创造出新局面。毛泽东提倡 的“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第三,有没有创新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好的党员,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系到能 不能有效地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他指出,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自己去用心思索,发扬自己的创造力” [6]。因 此,树立创新精神是毛泽东对党的干部以及党员的素质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四,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障中国的胜利。 在毛泽东看来,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不思创造,不求发展,结果只能 落后于形势,对革命不利。他指出,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应当注意随时调 整和更新。 第五,坚持创新精神,关系到对待革命理论的科学态度。 在对待理论的态度上,毛泽东一再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 从具体的条件出发,不要把他们的理论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指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 路”[7]。可见,科学地对待革命理论,也是一个创新问题。 毛泽东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注重了中 国革命的实际要求,这就使思想层面上的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实际相结合上得到了统一,为在中国共产党内倡导创新精神奠定了极其深刻 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实践紧密相联系的。可以说 , 离开创新就谈不上毛泽东思想,不讲创新也就不可能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内涵和历史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这 种创新精神将凝结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中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有关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 第 1 页有关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论文 第 2 页

下载提示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