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职培•新疆
国电

2020新疆军队文职招聘公基基础知识:物质和意识

来源: 2019-12-06 17:51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大纲要求
 
  1. 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掌握运动的含义,理解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要点速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1. 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 列宁的物质概念的重大意义
 
  1.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1. 高度概括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缺陷。
  1.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是说,物质虽然独立于意识之外,但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二、运动
 
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与具体科学和日常生活所说的运动有一定的区别,后者往往是指某种具体形态或某种特殊的运动,而哲学的运动概念则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1.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整个物质世界,无一不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着,并且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表现出自己是什么。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和过程,都有其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有机生命体是生命运动的主体,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思维运动的主体则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1. 静止
 
  1. 静止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特殊状态: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1. 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①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没有静止,也就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事物及其运动;同样,静止也离不开运动,静止只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在事物总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某种运动形式的稳定,运动中包含着静止;事物的相对静止,并不是绝对不动,只是个别运动形式的稳定,而事物仍存在于运动过程中,静止也包含着运动。
  1. 相对静止的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正确理解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对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事物只有保持相对静止、平衡和稳定,才能在内部进行分化和必要的量变准备,实现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化。
  2. 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事物才具有确定的性质和形态,这样事物才能区分开来,在一定条件下,此物就是此物, 而不是他物。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量的分析。
  3. 相对静止是测量运动的尺度。没有相对静止,也就无所谓动。不了解相对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否则,我们就
 
既不可能认识世界,也不可能改造世界。形而上学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否认绝对运动而只承认静止,就会导致不变论;而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也就否认事物之间的差别性,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把握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连续性,要反对保守僵化和迷信“运动”这两种错误倾向。
  1.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区别的。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即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既不可把低级运动形态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可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2. 各种运动形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
 
首先,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其次,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这种包含不是低级运动形式的机械相加和简单重复,起支配作用的高级运动形式,使其所包括的低级运动形式具有某些新的内容和特征。
第三,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一个过程,时间是表明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运动过程和另一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表明一事物存在或一运动过程进行的持续性的久暂。即: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只能按照一个方向加以量度。我们常说“光阴一去不复回”,就是这个意思。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具体事物来说,都有长度、宽度、高度,都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我们把它叫做空间。即空间指的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并存性。物质的上下、前后、左右都和其他事物发生距离、排列顺序或位置的空间联系。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即长、宽、高。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无限的,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无限的。
三、规律
 
  1. 规律及其特征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所谓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说明某种植物种子和植物果实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 规律的特点
 
  1. 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2. 规律具有普遍性。普遍性就是规律所反映的同类事物的一般性、共性。因而,在同类事物的范围内,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同时,规律还是稳定的,具有稳定性。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联系是极为复杂且经常变化的,而规律则是这种复杂变化联系中的确定的、不变的、一定如此的联系。
  3.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既然规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就必然具有可重复性。这就是说,只要存在同样的条件,规律就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1. 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规律和物质以及物质运动一样,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称为客观规律。科学史和社会史都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既然规律具有客观性,那么任何人就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客观规律。相反,如果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

就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从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CLZP66
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