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解析】
1.D【解析】这段文字是一段记述性的文字,通过史实介绍了淮海战役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作用。所以,A选项比较泛泛、单薄。B选项较之A选项更为泛泛。而C选项又过于片面,仅说明了淮海战役的一小部分作用。故应选择D选项。
2.C【解析】这段文字重点介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由来,及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A选项当中"中国于1991年3月9日加入了该条约。"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国是1992年3月9日加入该条约的。B选项当中"操纵联大"的说法是错误的。D选项的说法片面,仅说出了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没有提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由来。C选项是概括最全面的。故应选择C选项。
3.D【解析】在解决要求对文字进行概括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理清文字条理,把握好文字内涵。这段文字全面介绍了我国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句群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段文字是介绍我国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而A、B、C三个选项都只是片面的强调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之一,是错误选项。故应选择D选项。
4.C【解析】这段文字采用"论据+论点"的结构形式,"由此可见"之后是全文主旨。所以,作者主要是想强调ERP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A、B、D三个选项在文中的作用都是论据。故应选择C选项。
5.A【解析】全文开篇提出中心,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之后是对此中心的事实支持。B、C、D三个选项均为错误命题。B选项当中,胡适的8首白话诗是国诗歌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诗,并不是中国的第一批白话诗。C选项当中,1917年2月《新青年》上刊登了中国诗歌运动中的第一批白话诗,而这些诗作并不是1917年2月才出现的。D选项当中,主次明显颠倒了。故应选择A选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