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2019年国家电网校招行测知识点(三十九)

来源: 2018-06-01 09:29

 4、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了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符。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中国古代阴历年中闰月设定的规律与作用

B 中国古代的历法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D中国古人如何解决调和阴阳历差异的问题

4. 【答案】D。解析:材料以阴阳历差异问题始,一句"怎么办呢?",语气强烈,突出问题的棘手,然后阐明中国古人对此的解决方法,"巧妙"一词更是显出中国古人在此问题上的智慧。最后通过与西方的对比,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5、湿地指的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998年那次长江大洪水使人们终于意识到湿地(尤其是和长江相通的许许多多湖泊和沼泽地)能够对洪水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是许多湖泊因为围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为的隔离了,只留下一个很少开启的水闸和长江相通。于是,这些自然形成的水网被拦腰斩断,遭到洪水便无能为力了。

这段文字说明:

A.围湖造田是一项弊大于利的多无行为      

B.占用湿地是造成长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人类应该反省自身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D.应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5. 【答案】D。解析:材料开头介绍湿地的功能,然后笔锋一转,以长江大洪水为切入点,指出人们的种种不利于发挥湿地在抵御洪水方面的作用的错误做法,说明人们以前对湿地认识不足,应该进一步充分发挥湿地对洪水的缓冲作用。

6.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6. 【答案】C。解析:材料欲抑先扬,开头介绍"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它的重要性,紧接一个"但"字,说明"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概括起来,就是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