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值法:一般情况下,把未知量成本设为特值,常设为1或100。
例:去年10月份一台电脑的利润率为50%,11月份降价10%,后在12月份价格又上涨5%,问12月份该电脑的利润率为多少?
A.37% B.42% C.45% D.55%
解析:设电脑的成本为"100",则10月份访电脑的售价为100×(1+50%)=150,则12月份该电脑的价格为150×(1-10%)×(1+5%)=141.75,因此12月份电脑的利润率=41.75%。
二、比例法:根据公式"售价=成本×(1+利润率)",当售价一定时,成本与(1+利润率)成反比。
例:某商品第二次进价是第一次进价的80%,若售价不变,则利润率比第一次销售此商品时的利润率高30个百分点,问第一次销售此商品时所定的利润率是多少?
解析:两次进价之比=5:4,而售价不变,则两次(1+利润率)之比=4:5,设所求为x,则(1+x):(1+x+30%)=4:5,,解得x=0.2,即第一次销售此商品时所定的利润率为20%。
三、方程法: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例: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得利润84元,求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A.1500 B.950 C.840 D.760
解析:设成本是x元,根据"利润=售价-成本"列方程,则有x(1+20%)×0.88-x =84,解得x=1500。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