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吃草问题转化为相遇模型
1.模型: 牛 C 草
假如我现在说草不生长了,反而在匀速地枯萎,那么类似于我们上面讲到的追及模型,草边消失,牛边吃,那么在C点的时候牛把草吃完了,这不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相遇模型么,即换种说法就是草和牛在两地相向而行,在C点相遇了,相遇了就是代表着牛把草吃完了。
2.公式:,公式的推跟追及问题一模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例题精讲
例:牧场上有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以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以供15头牛吃10天,问25头牛吃几天吃完?
【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为1,草每天的生长量为x,可供25头牛吃t天,由题意可得(10-x)×20=(15-x)×10=(25-x)×t,解x=5,t=5
我们刚刚说了牛吃草问题是消长问题,那么在公务员考试中考牛、草的题很少,几乎没有,几乎全部是牛、草的变种,即全部考消长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把牛吃草的方法活学活用,不能一换名词就不会做题了
例: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个人连续开采10个月。如果要保证该河段河沙不被开采枯竭,问最多可供多少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开采?(假定该河段河沙沉积的速度相对稳定)
【解析】假设每个人每个月开采量为1,河沙每月沉积量为(60×10-80×6)÷(10-6)=30,则每月开采量不能大过河沙沉积量,最多30人连续不断开采不会导致资源枯竭。相当于牛永远也准不上草,所以根据上面学习的公式,牛永远追不上草就相当于牛的头数与草的速度相等了,即最多30个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