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演示:限购令出台之后,各地都出现很多假离婚事件,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解析】读完题干后,我们需要概括所要分析的话题--限购令后的假离婚,联系实际我们能够联想到近年来屡见报端的假离婚,有的是为了骗取社保有的是为了获取拆迁款等等,如果这样的问题继续蔓延继续存在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不诚信之风盛行、不劳而获的思想盛行、限购令政策的初衷将无法实现、法律风险过大等等。分析到这我们会发现,假离婚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跟反思,这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现象的态度。
态度明确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想对策来减少这个问题发生,而我们对策往往是根据原因提出来的。仔细分析限购令之后出现的假离婚的原因:限购令的政策依然存在漏洞才让这些假离婚的夫妻有机可乘、监管难识别难难以判定等等,据此我们可以多措并举来减少此类问题发生:配套政策的完善、宣传教育、离婚动机审查等等。
【作答思路】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给大家总结下整体的作答思路:提出观点(点明本质,表明态度)-论证观点(现状,影响)-落实观点(原因、对策)
【参考答案】限购令的出台旨在打击炒房行为、控制过热房价,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近年来伴随很多一线城市限购令出台之后的是一波儿又一波儿的假离婚浪潮,就是在钻政策的漏洞,冲击着社会的底线,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当爱情、亲情都沦为金钱的牺牲品时,整个社会都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其一: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为了一己私利而弄虚作假,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诚信之风蔓延,会对现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严重冲击。其二:限购令初衷为了抑制过高房价,让房屋回归它的住房属性,然后层出不穷的假离婚背离初衷,成为一种变相的炒房行为,让买不起房的人继续望"房"兴叹,影响了社会的公正公平。其三:婚姻本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利用假离婚谋取私利,将离婚视作儿戏是对神圣婚姻的践踏。其四:离婚后的夫妻双方将失去法律保护,离婚之后一方一旦后悔不想复婚,"弄假成真"后另一方将承担的是物质跟精神的双重打击,即使诉诸法院,由于举证难等原因,败诉的可能性很大,法律风险极大。
结婚证在左,房产证在右,这其实是情感诉求与物质诉求间的较量。想要真正减少"中国式假离婚"的现象,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弥补相关政策的漏洞,完善限购令政策的相关条文内容,正如北京市今年三月二十四号出台的政策:离婚一年内房贷按照二套执行。离婚一年后才能买房这对夫妻感情考验极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假离婚。第二,夫妻双方也应该看到假离婚的危害,短时间确实谋取了个人利益,但是风险极大,婚姻非儿戏,离婚需谨慎,切勿因小失大。第三,考虑到部分人假离婚的背后是对于更宽敞更舒适住房的诉求,因此政府应该继续落实各种房产调控政策,摈弃土地财政这一不当政绩观,多措并举抑制过热房价。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