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数量关系题。每组图有一种元素在各个图中数目相同。第一组每个图都有四条直线;第二组每个图都有四个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A。
32. 解析: 观察题干图形可发现有三个直角,因此,拼合后的图形可分割出三个直角,直接排除BCD,故答案为A。故答案为A。
33. 解析: 本题考查数量类题型中的一笔画问题。在题干的前4个图形中,每个图形都可由一笔画成,因此正确选项也应是可由一笔画成的图形。故答案为C。
34.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几何特征。每组中各有一个圆形、梯形、三角形的“脸”,顶上“头发”各有一、二、三条折线,“眼部”各由两个实心圆形、两个空心圆形和一个实心圆形加一个空心圆形来表示。故答案为A。
35. 解析: 第一组图中,均是图形上面3个竖条,下面2个竖条。第二组图,应是图形上面3个竖条,下面4个竖条,选项中只有A符合。故答案为A。
36. 解析: 定义的要件:商业目的、宣传活动。B项不符合商业目的这一条件;C项不属于广告活动;D项不符合商业目的这一条件。故答案为A。
37. 解析: 本题属于单定义判断题。本题关键是把握咨询的特性:(1)以信息为基础,对信息、情报、资料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2)为社会有关用户提供各项服务。A项,明显不符合第2条特性;C项,中方问美方人员接听器是否完好,这只是普通询问,未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D项,法官询问的是事实经过,不需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B项,首先学生向值班人员询问,值班人员的解答就符合咨询的第2特性,其次,工具书的检索方法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大量的图书信息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创造,符合咨询的第1特性,所以B正确。故答案为B。
38. 解析: 该定义属于经济学。定义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非商业性目的”,“实物性商品”,“不包含旅游所需的生活用品”。A项小王买的东西是用于销售,属于商业性目的,与定义不符;B项张小姐利用出差时的闲暇时家去购物,这时候就是旅游了,购物时,她的身份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买的茶具是实物性商品,不用于商业性目的,也不是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符合定义;C项某夫妇买的防晒霜和墨镜属于到海南旅游必备的生活用品,与定义不符;D项李女士获得的是信息,不是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故答案为B。
39. 解析: A项社区矫正相对于监禁矫正的惩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而不是加大,不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属于社区矫正的作用。故答案为A。
40. 解析: 网络暴力的要件:(1)网络行为;(2)实质性伤害;(3)网络失范现象。 A项是传销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是失范现象。因此排除。 B项要求主教练下课,并没有对主教练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排除。 C项艺人爆料是为了增加点击量,没有当事人受到伤害,因此排除。 D项隐私曝光,该选手放弃晋级,隐私曝光的途径是网络,放弃晋级是受到的实质性伤害,并且这种行为是失范的现象,因此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