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2】将9个完全相同的毛绒玩具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礼品盒中,要求每个盒子内的毛绒玩具数不少于该盒子的编号数,一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A.7 B.9 C.10 D.12
【解析】 相同元素满足,可是若问法不符合第2个条件“每个对象至少分到1个元素”,那么就得转化,事先给编号1、2、3分别放0个、1个和2个玩具,这样就满足题意了,如果用隔板模型后就是每个盒子中至少有1个,加入事先放入的,刚好每个盒子内的玩具数不少于盒子的编号数,那么事先放了3个,还剩下9-3=6个,这6个毛绒玩具再利用隔板模型即C(3-1,6-1)=C(2,5)=10,故选C。
其实在这些隔板模型的应用中,还有一种是若有些对象分到的为空的话,那么又该如何利用隔板模型呢?请看例题3。
【例题3】将2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中,允许有盒子为空,但球必须分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A.190 B.231 C.680 D.1140
【解析】 相同元素满足,可是若问法不符合第2个条件“每个对象至少分到1个元素”,那么就得转化,就是要有“借”的思想,分给几个对象就借几个小球,然后再上隔板模型,最后把“借”来的球再还回去,那么这些盒子中就可能为“空”了。因此借来3个球,现在共20+3=23个球,隔板模型为C(3-1,23-1)=C(2,22)=(22*21)/(2*1)=231,故选B。
通过以上几道真题各位考生会发现,隔板模型就这3种类型,如果直接问法符合初始条件,则直接上隔板,如果不符合要么事先放一些元素进行转化,要么就去“借”一些元素,目的都是保证把条件转化为初始条件才可以上隔板模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