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1.《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它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
10502.洪仁玕提出的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实行。
10503.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10504.1581年,为了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学士张居正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因为实施这一改革的前提是清查土地,所以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因遭大地主的阻挠而停止了。然而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 一条鞭法,顾名思义就是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其具体内容: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部分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需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10505.摊丁入亩即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摊丁入亩源于雍正年间,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