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大多数中国农民都有着最朴素的愿望,年轻时养儿育女,风烛残年老有所养,求得善终,则此生无憾。然而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在农村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秩序和伦理传统面临严峻考验,其中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在最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农村老人自杀这道社会“伤疤”才会痊愈,我们才可能建设一个幸福感更高的国家。
“老而不得善终”,这既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情一幕。而引发农村老人自杀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
一是,缺乏相应的娱乐方式和精神文化活动,“白天看电视,晚上看电视,冷冷清清,活着没意思”,这是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常态,老年人感到孤独,精神无法寄托,最终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求得解脱。
二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乡土社会相对稳定的宗族结构迅速瓦解。青年人结婚后,都选择另立门户组成新家庭,老人由原来的与儿孙共居为主变为多样化的居住形式,独居逐渐增多,或者在子女家轮流居住等。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了传统乡村道德秩序瓦解,传统孝道出现了淡化趋势,婆媳关系紧张、不赡养老人、打骂老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家庭矛盾频发,也是诱发农村老人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在一些地方,只有独生子女的农村家庭,一旦子女常年外出或者不幸过世,老人不仅在生活上难以得到照顾,心理上也容易产生孤独和悲伤的情绪,而心理疾病又不易被大家重视,心理疾病长期无法治愈,久而久之极易诱发自杀行为。
四是,农村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来源,许多老人患病之后,为了减轻对于子女的负担和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往往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