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重庆国家电网招聘经济学类面试热点(123)

来源: 2018-09-03 08:59

 【热点解析】

亮明观点。各地“求贤若渴”,为了引才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一系列政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也要警惕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带来的本末倒置。

背景及意义。“人才争夺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理念转变、户籍管理放松、新旧动能转换、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来临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但其实质主要是各地之间的人才博弈。各城市纷纷出台强有力的人才政策,通过激烈的人才竞争,从局部到整体催生了巨大涟漪效用:一是弥补了人才断层,促进人才结构的调整;二是有利于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三是有利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本地创新创业;四是进一步推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总之,“人才争夺战”为城市发展带来了规模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问题与不足。但是,各地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又会助推“人才争夺战”的不断升级、加码,导致人才供给侧结构性偏差。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才争夺战”,警惕“人才争夺战”中存在的风险。首先,过度的人才争夺会影响区域协调发展,造成区域、城市之间的“零和博弈”,阻碍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其次,人才争夺的结果可能造成人才“马太效应”,导致中西部、中小城市的人才流失,加剧人才不平衡的局面。再次,加大财政负担。通过现金补助、创业扶持、税收减免等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确能形成本地引才的相对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势必会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最后,可能带来攀比之风。在同侪压力下,一些地区不切实际的人才争夺可能会导致盲目攀比之风盛行,为抢而抢,重‘抢’不重‘用’的情况,造成人才和各类资源的浪费。

解决对策。要想走出人才争夺的误区,就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国家要以建设“人才强国”为总目标,加强人才宏观调控力度,制定人才竞争规则,维护人才竞争秩序,对各地的人才竞争行为有所引导,规避人才竞争风险,加大对中西部和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相关机制鼓励东部和大城市人才反向流动,促进人才区域协调发展。2,各地政府要强化大局意识,调整管理方式,根据城市发展的各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将人才引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遏制过度的人才竞争。3,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要将与户籍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同步推进,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把人才留在当地,实实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4,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大国际人才竞争力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