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如今,我国广大农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全国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都受惠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新进展。8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的80%用于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
“乡村弱”“城镇挤”,这个难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重庆市永川区也不例外。
虽然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永川区何埂初中仍然拥挤不堪。全校949名住校生中,有56名学生只能两人合住一张床。然而,生源还在增加,学校承载能力不堪重负。另一边,永川区松溉初中办学资源丰富,却因为在各项评比中“垫底”成为冷门,生源常年只有200人。
“原地打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体化发展中豁然开朗。“现在,初三400多名住校生分流到松溉校区。”何埂初中校长周继红介绍。在永川区,14所城乡学校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试点学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融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