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在乡镇工作,收入待遇比城区教师还高出不少,任教很安心。”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岐山学校教师杨雪佩说。在鄞州,先后出台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区边远地区教学津贴、农村一线教师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倾斜政策,一年来,偏远地区农村教师得到的额外津补贴最高比城区同类教师多1.9万元,平均1.2万元。
“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目前,我国明确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惠及725个县的127万名乡村教师。除了补贴,2016年至2017年,各地还新建7.4万套周转宿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对乡村教师评聘职称实行适当倾斜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经济压力小了,晋升空间大了,社会地位高了,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2018年底努力实现全国85%的县(区)达到基本均衡
底部攻坚、补齐短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步步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占比达81%,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1个省份整体通过评估认定。
近几年,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农村义务教育校舍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弱”和“城镇挤”的矛盾还没有彻底解决。
陈宝生介绍,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一些乡镇寄宿制学校寄宿生活条件简陋,一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同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些地方还难以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求,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在乡村任教。
陈宝生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一是坚持把“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硬性要求,2018年底努力实现全国85%的县(区)达到基本均衡,到2020年比例达到95%,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全面实现基本均衡;二是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运用“互联网+教育”方式向农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至2020年期间,中央财政新增资金70亿元,重点支持“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三是加快城镇学校建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适当稳定乡村生源,合理分流学生,缓解城镇学校压力,确保实现“2018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额、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的工作目标;四是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切实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五是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课后“三点半”问题,治理面向中小学生的违规培训和竞赛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我们将切实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工作,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陈宝生说。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