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联合发布《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七:能源进展情况报告》,从电力普及、清洁烹饪、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四个方面对全球能源消耗状况进行了总结。报告认为,中国对全球能耗降低做出了最大贡献,贡献率超过35%,高于美国的13%和印度的8%。报告还肯定了中国在清洁能源、电力普及以及改善人民生活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球离可持续发展目标尚有差距,仍有13%的人无电可用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七项目标为“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本次报告肯定了目前全球在此议程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认为离“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差距。
从电力普及上来看,目前全球仍有13%的人口无电可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中亚地区电力缺乏最为严重。报告指出,2010年来,尽管电力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但按照目前的速度,2030年全球将还有6740万人无电可用。要在2030年实现全球普及电力的目标,这一趋势还应加快。
报告显示,2010—2015年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是一次能源供给的两倍,意味着经济增长比能源消耗速度更快,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开始逐渐脱离对能源消耗的依赖。2010—2015年,全球能耗每年平均降低2.2%,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2.6%还有一定差距。
报告指出,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17.5%的最终能源消费,风能和太阳能价格下降,对传统能源消费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达到21%,仍旧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能效改善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中国成就获得高度赞赏
报告指出,全球在电力普及和工业能效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可再生能源的推进成果令人瞩目。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经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如果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政策,世界各国都能在清洁能源、电力普及以及改善人民生活上取得成就。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