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甘肃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财务类行测指导(136)

来源: 2018-09-19 08:55

 遭遇成长的烦恼 网约车如何大胆“放”、聪明“管”

网约车正在成为更多人日常出行的新选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国内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达到2.36亿,较上年增加6824万人,增长率为40.6%,整体增速迅猛。

随着网约车用户体量不断扩大,网约车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一方面,网约车拒载、车辆信息不符等事件频发,让社会各界更加意识到规范网约车行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在“一城一策”的原则下,全国部分城市的网约车管理地方细则被指存在“门槛过高”“一刀切”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实际上,从2015年全国两会开始,代表委员对网约车问题聚焦热点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网约车的发展轨迹。从对网约车“合法化”的追问,到对网约车如何转正的探寻,再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对管理办法落地情况的讨论,近年来网约车不断增加“戏份”的背后,是社会各界对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关注。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与“网约车”相关的话题再度引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无论是市场准入门槛、行业监管方式,还是网约车的风险防范,在确认网约车合法后,网约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革。

网约车行业要大胆“放”、聪明“管”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超过200个城市出台了地方细则。然而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发现,“只有少数地方的管理措施体现了包容审慎的原则”。

有分析认为,《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网约车合法地位,并对运营平台、驾驶员、车辆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对网约车行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蔡继明看来,由于《暂行办法》缺少对地方政府出台细则的原则性指导和约束,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用户籍、居住证等要求拔高网约车司机准入门槛,用车型、价位、轴距等指标限制车辆进入。

“实际上,这些因素与网约车用户的出行安全都没有必然联系,却在无形中增加了网约车运营成本。”蔡继明认为,这些限制不仅削弱了网约车行业拉动就业的作用,同时也使打车难、打车贵等问题频频出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