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6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南方+、南方都市报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请问,是否会把资源过多地向“双一流”高校倾斜,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什么安排?谢谢。
陈宝生:谢谢。“双一流”建设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这是它的主要内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工程,新世纪的重大工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工程。去年,我们发布了首批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总的看起到了预期作用,现在进展情况是好的。发布之后,也有一些疑问,比如您刚才讲到的资源集中倾斜到“双一流”建设中,中西部高校会不会受到影响,高校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这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些其他的疑虑。
第一,“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所谓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就是发挥我们这个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做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类似的计划,像英国、日本、法国、韩国、俄罗斯,都有类似的计划,所以它是一个非均衡发展。
第二,我们实行这个计划是开放的、动态的、持续激励的计划。就是说打破身份固化。以前一些类似计划,有身份固化这样一个弊端。这本身就给中西部高校打开了一扇发展的大门,因为它不是固化的,第一批你没进去,你可以积极发展培育,以后批次你达到条件了就可以进来,有了上升的通道。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