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目前中国医联体建设主要有4种方式:
一是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探索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比如,深圳市组建11家基层医疗集团,从强化社康中心建设、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环节入手,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让患者分流到基层诊疗。
二是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例如,山西省在18个县启动以县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实现了医共体内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
三是组建专科联盟。由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的儿科专科联盟,已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
四是扩大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范围。如浙江舟山市整合市、县(区)、乡镇、社区(村)4级医疗资源,打造覆盖舟山群岛的远程医疗协作网,让患者就近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医联体突破了城乡、区域等限制,真正做到了分级诊疗,为老百姓打造了‘家门口的医院’‘身边的医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医联体就是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向“以基层为重点”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服务围绕患者转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底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有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占全国三级医院的80%。
医联体建设全面开花,其中问题也不少。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医联体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一些地方医联体处于“联而不通”“重形式轻实质”的状态。
申曙光认为,要通过医联体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将重心放在“强基层”上,促进对公众立体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