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二、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尚有提升空间,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三、监督考核机制有待加强,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
四、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五、内部控制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
目前的控制制度分析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各行政事业单位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堵住漏洞,防范风险。但在实际操作执行中由于控制环境难尽人意,并且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等原因,导致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用不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问题、漏洞存在的保护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或者说是以财经制度甚至是工作经验来代替;即使有内控制度,现存的内控制度在内容方面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生搬硬套其他单位的制度,没有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本无法实施。因此,对建设中出现的漏洞没有一套可行的制度、程序来堵住漏洞的发生,致使财务管理混乱,极易造成损失。
第二,有的单位虽然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流于形式,将已订立的制度挂在墙上,变成应付检查的条文,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
第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比较困难。有的制度执行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执行力度有限,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失控;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许多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程序有一定的随意性,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约束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执行。
因此,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控制基础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事业单位有不同的情况,对于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有不同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