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近视防控,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剑表示,作为家长,首先应了解并重视孩子出生后的眼部健康检查,按时带孩子到居住地的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高颖补充道,建议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或化整为零,避免持续长时间用眼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另外,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不偏食,少吃甜食,增强体质也有利于预防近视。
改变“重智轻体”观念,让学生拥抱更多阳光运动
在“重治轻防”的同时,当前一些学校“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其中一个根源性问题。“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模糊’了双眼,在学校要上课,放学后往往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这对孩子的眼睛和身体都造成了巨大压力,这种现状亟需改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正正说。
初二学生李婷刚刚在潘家园眼镜城配了一幅500多度的新眼镜,她的妈妈郑女士对记者说,孩子一年多前才换的400度近视镜,但最近总是说眼睛模糊、酸疼,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孩子的眼镜度数又不够了。无奈,她只好带着李婷再来配一幅更高度数的眼镜。
“孩子课业任务太重了,而且现在老师留作业都是通过手机,很多作业内容还需要在iPad上完成。”郑女士说,孩子一回家就捧着手机和iPad不放,有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做作业,还是在聊天或者玩游戏,我们做家长的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王凯建议,教育等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条例,禁止小学及幼儿园布置需要电子设备完成的作业,对于12岁以上学生可以酌情考虑。同时,还应加大体育锻炼在教育体系中的比例,保证学生有更多阳光运动的时间。
“目前已有临床实验证实,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吴正正同样提醒,每天走到阳光下进行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发展的重要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在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的各类学校几乎都没有把近视率列为体能测验标准,这反映出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仍未引起高度重视。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的幼苗期,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为了进一步遏制青少年高近视率,建议学校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把近视列为“扣分”项目。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