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015年,江苏徐州12岁的钱辰飞和同村的几名同学在水塘戏水时,其中一名同学溺水,钱辰飞与另一同学上前施救时不幸遇难。在现实中,像钱辰飞这样为了救溺水的同伴而身亡的“小英雄”并不少见。所以,早在2014年,教育部在《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就删掉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内容。
据报道,《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已于近日提交正在召开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将“不顾个人安危”表述从条款中删除;明确医疗机构对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坚持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对急危重症的优先救治。草案不仅对见义勇为行为重新进行了科学界定,还对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等与现实脱节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预测题目】
近日《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将“不顾个人安危”从条例中删除,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1)目的意义:减少对英雄的伤害;更符合实际群众更信服;更加理性地对待见义勇为
(2)问题:错误的理解为视而不见
(3)对策:量力而为、见义智为;鼓励、表彰英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