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精致的小心机,都用在这样算计用户上了!首先,取消航班,肯定是要发短信通知用户的,用户正常都会收到短信通知,用户如果没收到短信提醒,那是航空公司的问题;然后,航空公司什么时候决定取消航班,什么时候给乘客发的短信,用户什么时候退的票,这些数据航空公司都有掌握,为什么还要用户举证?再者,常理应该是,航空公司取消航班后,这之后乘客所有的退票都应按“非自愿退票”算,在退票程序上应该设定为无条件地全额退,而不应该再给退票者设置条件。你取消航班“违约”在先,用户退票在后,之后用户无论因为什么原因退票,都应该推定为“因航班取消而退票”。整天忽悠什么大数据,什么人工智能,航班取消后这点儿数据智能都没有,还让消费者“被自愿”退票,到底是人心机,还是技术心机?
我第二天中午的航班,前一天晚上航班就确定取消,当晚也收到航班取消的短信,第二天上午退票,理应在退票程序上推定为“因航班取消而取消行程”,而不是继续给用户设置退票门槛和条款陷阱。幸亏我手机里存有航班取消的短信,如果没这短信,我是不是还得找警察叔叔开个证明去证明“我是因为知道航班取消才退票的而不是因为自己原因”。时间的先后,不是已足以说明“航班取消-我才退票”的因果关系?你航班啥时取消的,乘客啥时退的票,你没点儿那啥数吗?
算计,这就是精致的算计,明明是自己取消航班给乘客带来麻烦,在退票问题上还算计乘客,玩条款陷阱,耍小心机小聪明。打电话投诉了,说他们审核后如果确证,应该会把钱退给我――可这都快两星期了,并没有收到退款。
跟那些所谓的“大公司”打交道,类似的被算计无处不在,永远不知道哪里有个坑儿等着你,永远没有他们算计得精明,永远别指望有真心诚意的优惠。花钱买个套餐,分国内和省内流量,当然,前面要比后面贵。按常理说,在省内优先次序当然是,先用省内流量,再用国内流量。或者省内用省内,出省用国内流量――这样出省时有较多的国内流量可用,可一些运营商设定的使用次序却是:你在省内也优先使用套餐内的国内流量,国内流量很快用完了,出差时还得再购国内流量。不限流量套餐纷纷降价,然而媒体调查却发现,很多APP内的弹幕、评论、分享等都不在定向流量范围内,有些连广告也要单独收费。此外,三大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超出一定流量后都会限速。算计,这些都算精致的算计,绞尽脑汁地沾用户的便宜。
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信息对称和透明,一些企业甚至利用人们的技术盲,强化不对称和不透明,借助技术设计条款陷阱,让你轻易放弃你本不想让渡的隐私,轻易勾选你非自愿的条款,而且勾选了就不可逆。这样的企业,体量再大,利润再多,排名再靠前,都不会有什么出息。
文/曹林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