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消费带来的美好生活,必须要狠“打假”。过去一年,“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呼吁,逐渐形成全社会共识,并获得了司法执法部门、法学界、消费者保护组织等各个方面的持续支持。今年全国两会,该话题再次被热议。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回应,“打假”一靠公开曝光威慑制售假,二靠修法加大惩处力度。诚如斯言,由于假冒伪劣,违法违规的成本过低,导致许多商家总喜欢跟政策躲猫猫,如果能像查酒驾一样严打入刑,势必会产生极强的威慑力。
期待天天都是“3·15”,维权既要喊更要“打”。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键不外乎三点,一是要法律法规健全,二是企业的信用要健全,三是消费者保护权益意识要增强。经验表明,依靠商家的自律,并不能夯实消费者的维权路。健康的商业秩序,需要的是“执法必严”。因而只有立法和执行都硬起来,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才能更美好。有报道称,工商总局将进一步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在去年新建立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之上,今年3·15互联网投诉平台第二期将上线,特点就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地图投诉成功。同时,积极推进消法规定的网上购物“7日无理由退货”,并推动实体购物、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的问题,这是利好消息。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一定要对侵权行为大胆说“不”,依靠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姜春康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