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消费者“扬眉吐气”的日子。消费者成了主角,而不法厂、商家则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每年“3.15”,各地都举行活动,中央电视台更是有一台规格很高的“3.15”晚会,内容是曝光假冒伪劣产品,替消费者撑腰,警示生产者和销售者重视产品质量,并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每当3.15来临,这一天也成了消费者的诉苦日、抱日怨、投诉日。维权部门受理的投诉激增,这就让人觉得消费权益日好像是一个集中处理消费问题的日子,并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是的,3.15前后,不法企业、商家顿时变老实了,而消费者却牛气十足,只要发现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一般都能顺利得到解决
不过,3.15一过,扬眉吐气的就是厂家和商家了。而消费者,只好期盼着来年消费者权益日的再次到来。事实上,即便消费者在3.15扬眉吐气了一回,心情也不算太好,因为仅仅一天甚至几天重视消费者的热度,一定会随着3.15的过去而降温,要是发现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再想维权,就会变得难上加难。
据国家工商总局3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40.04万件,同比增长44.0%。除了商品类投诉占比同比下降4.3%,服务类投诉占比同比则上升4.3%。文化运动娱乐用品、化妆品、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等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投诉分别同比增长107.9%、76.3%和27.4%;装修建材和装修装饰服务等改善家居环境的消费投诉分别同比增长28.1%和86.4%;租赁服务和中介服务等提供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消费投诉分别同比增长790.4%和49.7%。网络购物类投诉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84.4%。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