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维权难”一直是老大难。如今科技发达、信息流畅、物流便利,而假冒伪劣的制造者们的手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果消费者一旦买了假冒伪劣产品或遭遇劣质服务,维权难就显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取证难,而另一方面,各种维权组织或机构,并非总是在给消费者提供维权便利。中国是法治国家,但从目前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成为所有商家的信仰,该法的执行还不到位。
此外,各执法部门重叠的问题,也是维权难的一个原因,工商、质检、卫生、物价等多部门全都涉入其中,但就是少有问题能被某一部门揽过来加以解决。这种重叠执法的顽疾必须得到根治,相关的法律修订必须跟上。还有,有些消费证据,应该是监管部门负责提供,但实际上,却落到了消费者头上,以至于多数消费者看到投诉成本太大,太过于消耗时间和精力,就放弃了投诉,这使不良商家的气焰越发嚣张。
可见,在“3.15”这个日子之外,消费者也能牛起来,就需付出更多努力。3.15当然不可或缺,但它更应该成为一个“责任日”,以推进消费者权益长期维护机制的完善,让不良商家天天提心吊胆。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当下最无力的,仍在于日常有效维权力量与渠道的相对不足。客观地讲,当前的消费管理法规无疑完备,但分段管理的弊端,使各个监管机构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客观地讲,近年来我国在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如何解决消费者投诉难,甚至投诉无门的问题,仍障碍重重。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年的3.15是一个维权高潮,而仅靠3.15这一天的曝光显然不够。消费者维权难,除了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很大程度上还源于某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3.15是一个谈论“消费者权利”的日子。只有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成为常态,消费者才能在3.15“乐起来”的同时,也能在这个日子之外牛起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