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新疆2019年国家电网电话招聘考试真题资料(149)

来源: 2018-12-21 09:11

记者3月10日从江苏苏州警方获悉,该市近日摧毁一条完整海淘假货生产链,查获假冒品牌化妆品8万余件,抓获江苏、广东等地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根据吕某交代,他们从广州“上家”处购入假冒伪劣化妆品,收货后在作坊中自行包装,并以正品名义通过多种网络平台销往上海、广州、北京等地。(3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海淘“爆款”化妆品竟然产自小作坊,这样的新闻有点尴尬,有点可笑,还有点滑稽。这些不法人员,购买了伪劣化妆品之后,在小作坊里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就成为了“来自海外的名牌化妆品”,被涂抹到了消费者的脸上。

是谁给“小作坊化妆品”画上了骗人妆容?

其一,是网络销售乱象。网络的发达,便捷了百姓的生活,在便捷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侵害,有错的不是网络销售,而是网络销售的乱象。如今,网络销售已经乱象纷纷,成为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汇聚之地,成为了骗子的龙门客栈。为了治理网络销售乱象,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监管措施,要求“要像监管实体店一样监管网络商家”。然而,遗憾的是,这种乱象一直处于“兵荒马乱”的境地。是网络销售乱象为假冒伪劣化妆品画上了骗人的妆容。

其二,是监管执法不力。网络商品乱象的问题,说到底其实并不是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在制度设计的层面,我们有着诸多的法律法规,是专门用于网络商品监管的。只是,在具体执法的时候,执法部门还没有真正的严厉起来,该查处的没有查处,该打击的没有打击,也就有了摇身一变的假冒伪劣化妆品,也就让假冒伪劣化妆品成为了“来自海外的名牌化妆品”。

其三,是商家唯利是图。任何假冒伪劣的商品,其背后都有着一群群唯利是图的人。就像一些网络商家一样,他们在采购假冒伪劣化妆品的时候,对于这些商品的性质其实是知道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知假卖假”,就是想依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获得更大利益。唯利是图是商家的本性,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约束商家的唯利是图?这就需要尽快实现“造假入刑”,让造假者无处可藏,要把监狱的大门“向他们常打开”,而不能只是罚款了事。

海淘来的“海外名牌化妆品”,竟然是来自小作坊的,这无疑是很让人纠结的事情。“小作坊化妆品”成为消费者追逐的商品爆款,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很多很多,骗子为何那么会“装”?为何“装的那么像”,其实是很多环节给其涂抹上了骗人的妆容。

究竟该如何给“小作坊化妆品”卸妆?答案很简单:严格执法、造假入刑、理智消费。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