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暨第三届中国青年技能营开营仪式在北京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在大赛上获得金、银、铜及优胜奖的选手和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分别奖励30万元、18万元、12万元和5万元。(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诚然,就绝对数而言,对这些获奖者的奖励金额,似乎并不高。然而,若是对比上一届的奖励(金牌、银牌、铜牌及优胜奖获得者每人分别奖励20万元、12万元、8万元和3万元),这一次国家对获奖者奖励的增加幅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50%。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对于世界技能大赛及获奖者的重视程度已然前所未有。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制造强国,这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诸如此类“顶级技能人才”理应受到高规格的重视和推崇,高数额的奖励并不为过。然而,任何人和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当前社会各界对技能人才的认识并不“整齐划一”的大背景下,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过高”的奖励甚至会起到“拔苗助长”的反作用,不利于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的整体和谐。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参赛选手大都是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青年技能人才。国家对获奖者的奖励,不仅是对这些技能人才的极大肯定,更能调动各类机构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积极性,这种奖励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在营造“尊重技能人才、支持技能培养、弘扬工匠精神”的浓郁氛围上,其作用已经超出了奖励本身。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