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靠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需要的是师徒的薪火相传,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果更需要信仰上的坚定、技术上的磨砺和团队的配合。这次国家的奖励,就好比在全国特别是技能培养战线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宣示了国家对技能人才及培养机构和团队的支持和激励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被需要”,进而提升他们对事业的认可度和积极性,成为技能发展进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广大民众对获奖者的关注,一般会伴随颁奖的结束而逐渐淡化,但奖励的“溢出效应”对营造技能文化依然会产生较大的作用。无需赘言,营造浓郁的技能文化,培养深厚的工匠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
在具体的实践上,激励要有层次、广覆盖,不仅要重奖取得重大成果的技能人才,也要鼓励长期在技能人才培养一线的默默工作者,要让他们恪尽职守、发挥所长,避免“重理论宣讲、轻技能传授”的尴尬出现;借助各种奖励活动和相关媒体,既要传播练就技能的“辛苦”与“不易”,更要体现其中的“趣味”和“收获”,通过挖掘获奖者的思想品质、科学方法以及成功之道,进一步为广大未获奖者树立榜样和学习之道。
总之,要特别注重奖励的“溢出效应”,使获奖者获得荣誉和支持,让未获奖者感受到希望,以此在全系统、全社会营造起更为浓厚的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制造强国事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文/沈林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