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要经得起“误解”检验
对转基因安全性的担心成为其争议的源头。
如同本文开头所列出的问题,不同群体的困惑,大都指向转基因的安全性。金芜军从研发、评价、监管、公众参与等环节阐述,并用事实说话:转基因安全研究近40年,人类安全食用18年,全球食用转基因人群目前已达4/5,动物已吃料10多代。他总结,“迄今为止,转基因产品没有发生一起经过证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你接种的大部分疫苗,都来自转基因技术;维系糖尿病人健康的胰岛素,来自转基因技术;今天研发、生产的干扰素和抗生素,多数来自转基因技术。”通过这些证据,方玄昌证明了一个观点——转基因技术捍卫人类的健康。
像飞机、火车、手机在诞生之初面临非议一样,一种新技术面世后被人们误解很正常。作为科普作家,方玄昌提醒公众:理性看待意见领袖的意见,厘清何为“权威”;在全面了解一个争议性事件之前,不要先下结论,否则,这个结论很可能就是偏见。
本报记者 王延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