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云南南方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招聘考试平台试题(219)

来源: 2019-01-14 08:46

相隔十多年却高度相似的传媒假事件,因为编造的主体不同,反映了信息传播的变迁,也凸显了整治谣言的艰巨性。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加强对采编人员职业道德与规范的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假新闻的传播,那么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是报道者,都有可能成为谣言和假消息的传播者。

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编造和传播不实消息,几乎成了传播领域的顽疾。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的食品安全信息占45%。不光有“卫生纸馒头”“纸馅包子”这样耸人听闻的恶意传谣,也有以善意面目传播的伪科学信息。比如,流传经久不息的“食物相克”的说法,绝大多数都经不起推敲。

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打消公众“舌尖上的疑虑”,固然是消减类似谣言的根本之策。然而,完全消除真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况且,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风吹草动都会触发公众敏感的神经,滋生谣言的土壤也会因此扩张。

依法严惩谣言编造者,是控制谣言的重要手段;减少谣言的传播范围,则是削弱谣言影响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传播范围广的食品安全谣言,事后均被证明没有太高技术含量,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逻辑上都站不住脚。然而,很多人依然在看到谣言时深信不疑,热衷于把谣言扩散出去,这跟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的普遍缺失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就像高中阶段要分文理科教育一样,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天壤之别。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问问来源和出处,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所蒙蔽,至少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食品安全谣言来势汹汹,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被某些群体继续传播。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王钟的)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