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法律知识练习题答案(十二)
16.【答案】C。解析: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上效力的行为。不由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如通常的社交、恋爱等不是法律行为。ABD项构成民事法律行为,C项不构成法律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
17.【答案】D。解析: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
18.【答案】D。
19.【答案】C。解析: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则将获得不利的法律评价。故本题答案选C。
20.【答案】D。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本题王某的扬言只是口头威胁,不是犯罪预备,更未着手犯罪。
21.【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国务院秘书长的任免人选。故国务院组成人员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决定任免。故本题答案为A。
22.【答案】B。
23.【答案】A。解析:《宪法》第1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故本题答案为A。
24.【答案】C。解析:《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行政征收目的是为了公用事业,特别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故本题答案为C。
25.【答案】A。
26.【答案】B。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故D项正确。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故C项公民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必然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故A项正确。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故B项错误,本题应选B项。
27.【答案】D。解析: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故本题选D。
28.【答案】B。解析:《行政许可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市政府根据这一规定作出决定,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的信赖保护原则。故选B。
29.【答案】A。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故选A。
30.【答案】D。解析:《侵权责任法》第43条规定,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故本题选D。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