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指的是在不影响子孙后代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当代人的生活品质,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环境友好型产品进行消费的一种行为方式。绿色消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绿色农产品、低耗能家电等,也包括物品的回收、能源的有效利用、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涵盖了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绿色消费不仅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节约资源。绿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倡“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理念。如,在日本各地的保育院、幼儿园,随处可见老师们用各种废弃的饮料瓶、塑料袋、旧报纸、旧衣服等教孩子们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在各种节日庆典、运动会上,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用废弃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是常见的活动使用道具。大量少儿图书都有以生动形式详细介绍如何循环利用各种日常用品和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方面内容。这种“节约不是因为贫穷”的环境教育理念,在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会伴随国民一生。
绿色生活方式要内化为国民的生活理念,首先需要改变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消费主义蓬勃兴起。时至今日,崇尚名牌、奢侈浪费、过度消费的不良现象仍很有市场。一些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崇尚消费至上,认为消费即快乐,非理性、过度的物质消费支配着他们的生活,强烈的物质欲望使其精神世界迷失了方向。因此,要大力开展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强化人们对可持续的良好生活方式的认知,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向往并身体力行的生活追求。
其次,要走出“面子文化”、盲目攀比的怪圈,树立崇尚节约的消费观。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对于汽车,日、韩国家主要倾向小排量,欧洲国家除了小排量汽车就是旅行车,以家庭为主,够用就好。而在我国,汽车与一些国民的社会地位、自尊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大排量车、名牌车、豪车备受追捧,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倡简约适度消费的绿色生活方式,需要通过各种媒介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