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以绿色采购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绿色采购(GPP)是指在同类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功能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采购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环保、节约、健康、安全。绿色采购是绿色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离开绿色采购,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就会成为空谈。通过绿色采购,一方面能推动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促进绿色消费,助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更注重自身形象,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更多绿色产品,提供更多绿色服务,进而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要在流通领域推进绿色采购,除了要借助媒体网络、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等平台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倡导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健全法律法规和激励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各种调查反馈来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全球推行绿色采购最成功的一些国家,都是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提倡和主动引导推行绿色采购制度,进而带动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如,瑞典政府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一直鼓励公众在日常采购行动中承担更大的环保责任。瑞典政府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公众绿色采购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对于引导社会向着长期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强有力工具”。绿色、社会责任和创新型采购在瑞典是政治优先政策,瑞典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予以保障,例如《公众采购法案》《公众设施采购法案》等,还在财政部下设了国家公众采购局(UHM),通过提供绿色采购培训等措施,推动环境友好型公众采购。日本则于1989年开始实施产品环保标志工程,1996年建立了绿色采购网络,2000年颁布了推动绿色采购的基本政策,2001年开始实施绿色采购法,该法律要求日本各级政府和公众组织进行有益保护环境的采购活动,在2007年又颁布了绿色合同法,为推进绿色采购建立了完整的法律框架。
最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需要加强对公民进行资源有限性和可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教育。作为一种体现环境友好和饱含生态责任感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培养公民强烈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比如,日本国民的环保意识之所以非常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其无处不在的环境保护教育。广播电视循环播放手把手教你垃圾分类、零浪费的厨房智慧等节目,报纸、杂志、图书不断号召民众为了减少垃圾而努力,对于减少垃圾的技巧、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等知识,各种媒体都有极其详细的介绍。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必须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