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解析:无。
本题选C。
2、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 )个测回。
A.2
B.3
C.4
D.5
解析:无。
本题选D。
3、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解析:无。
本题选B。
4、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A.26、31
B.27、32
C.29
D.30
解析:无。
本题选D。
5、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解析:无。
本题选C。
6、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轴,向东为正
B.轴,向东为正
C.轴,向北为正
D.轴,向北为正
解析:无。
本题选C。
7、在以(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解析:无。
本题选B。
8、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解析:无。
本题选D。
9、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解析:无。
本题选A。
10、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式中为( )。
A.温度
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光速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解析:无。
本题选D。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解析:无。
本题选C。
2、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 )个测回。
A.2
B.3
C.4
D.5
解析:无。
本题选D。
3、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解析:无。
本题选B。
4、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A.26、31
B.27、32
C.29
D.30
解析:无。
本题选D。
5、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解析:无。
本题选C。
6、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轴,向东为正
B.轴,向东为正
C.轴,向北为正
D.轴,向北为正
解析:无。
本题选C。
7、在以(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解析:无。
本题选B。
8、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解析:无。
本题选D。
9、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解析:无。
本题选A。
10、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式中为( )。
A.温度
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C.光速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解析:无。
本题选D。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