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平均法
简单平均法又称按月(季)平均法。计算时,首先根据历年(三年以上)同月(季)资料求出该月(季)的平均数,然后将各月(季)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相比,得到季节比率(指数)。其计算步骤与方法如下:
1、分别就每年各月的数字加总后,求各该年的月平均数;
2、各年同月数字加总,求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
3、若干年内每个月的数字总计,求总的月平均数;
4、将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与总的平均数相比,即得季节比率,也叫季节指数。
季节比率=各月(季)的平均数除以总平均数
按月或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要求至少三个周期以上的资料,具体来说按月平均不能少于36个月的资料;按季平均不能少于12个季的资料。
(二) 趋势剔除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移动平均数作为长期趋势加以剔除,再测定季节变动。所以又称之为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其具体计算步骤:1)据各年的月(季)资料Y计算12项(4项)移动平均T;2)计算修匀比率:Y/T;3)将Y/T按月(季)排列,求同月(季)的平均值,再与总平均比即得季节比率。
全年12个月(4个季度)的季节比率和为1200%(或400%)我们可以以此为准,来验证计算的正确与否并且当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不等于1200%时,可以进一步计算调整系数,用这个系数分别乘以各月的季节比率即可得到调整后的季节比率。
附 2020年国内国际时政资料供参考: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正是考虑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必须对此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
2020年国家电网招聘信息,欢迎关注长理职培官方微信号(clzp66),及时掌握考试资讯!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