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应看到,由于一些行业生产组织方式不规范等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避免“年年欠薪,年年清欠,年年讨薪”,建立清欠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协调联动机制?在强化长效机制的运用上“下力气”,从法律和制度上“找药方”,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条例》的出台之所以备受瞩目,就是因为它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比如,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频发的工程建设领域,《条例》作出特别规定。从提出专用账户制度、破解“没钱发”难题,到实行总包代发模式谨防工资被截留、明确“怎么发”的方式,再到推动农民工实名制、解决“发给谁”的问题……制度的完善,有助于规范程序、填补漏洞,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确保农民工按时拿到“辛苦钱”建立起长效机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现实中,还须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据报道,在国家明确要求设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专款专用后,个别承包商竟然想出“统一设置密码,统一上交管理”的办法,导致100多名农民工工资被冒领、挪用。这说明,治理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容不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强化责任、细化落实,让制度的篱笆越扎越密、越扎越紧,才能在实践中压缩恶意欠薪的空间,让“护薪”行动更有力、更有效。
如今,我国有2.88亿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之间迁徙流动,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时代图景,成为社会活力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工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坚韧的付出,为国家的城镇化、现代化事业贡献着青春与汗水。面向未来,我们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权益,更要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逐步提高社保、医疗等保障水平,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才能让农民工既不苦于工资拖欠,也不忧虑个人发展,从而踏实打拼、安心奋斗。
“我和工友们都太高兴了,终于可以和家里人有个交代、过个好年了!”一位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难掩喜悦。
编辑推荐:
![](http://m.zuixu.com/static/img/neirong2.jpg)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