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
在驰援武汉的队伍中,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新湘雅志愿军团”就是其中一支逆风而行的国家战队,他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在一线展开了一场有温度的战斗。
1.主动请缨,“志愿军团”连夜出征
病毒肆虐,武汉告急!2月7日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紧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组队方案。医院连夜请战,1小时内组建了一支130人的“新湘雅志愿军团”(简称“志愿军团”)。
“志愿军团”有医生30人,护理人员100人,人员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其中,很多人参加过援塞、抗击非典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队伍中,有的推迟婚礼,有的匆匆别离新婚妻子,有的夫妻俩把孩子送回老家共同请战,也有的说:“我没牵挂,我上!”
2月9日,“志愿军团”接到任务:整建制接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当晚开诊。紧急改造的隔离病房,装修还在收尾,设备和药品都没有完全到位,先遣部队马上和同济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布置病房、调试设备、熟悉流程,做好准备工作。
24点,第一批30位病人到来。咳嗽声不断,空气中弥漫着焦虑、恐惧和痛苦。队长王知非和护理部副主任钟竹青安排医务人员快速分流,协调床位。
“报告,32床血氧只有70%!”“10床不到60%!”“23床爷爷气促,血氧45%!”患者的指脉氧很低,中法新城院区的ICU已经爆满,而病房只有两台无创呼吸机,怎么办?
呼吸内科专家刘纯、刘宗道和急危重症医学专家肖雪飞三位组长当即决定,无创呼吸机给病情最重的两位患者。对其余患者鼻导管给氧,把氧流量调到最大,再让他们能趴的俯卧位,不能趴的侧卧位,上监护,同时积极调配呼吸机、高流量氧疗机。
凌晨3点,第二批18位患者到达。有位奶奶一家8口中6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女儿已离世,老人被推进来时浑身发抖。护士将老人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房间,安抚她的情绪,加盖好被子保暖,吸氧,监护,直到她逐渐平静入睡,氧饱和度也慢慢到了95%。
“当患者都收入病房,已是凌晨5点。其实早已汗流浃背,速干衣也不知道干了多少次,护目镜压得鼻梁、脸颊针刺般的疼痛,走快一点就有点气促。”护士刘丹在日记里写道。“一个晚上,我们接诊了48个患者,感觉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这是医生孙永超的感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