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搭建一个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要在平时能够实现知识传播、数据储备、公共卫生到城乡管理的大健康全链路分析,对突发事件有预测预警能力的人才培养;在紧急时期能够快速应对、处理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宫鹏如此定位。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在人才培养上,除了上述四个学科方向外,该院提出了涉及流行病学、转化预防医学;病毒学、疫苗学与免疫学;传统医学与公共健康;社会及行为科学、体育健康;分析生物化学;健康城市、城镇化安全与城市规划管理;健康经济学、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健康大数据、生物统计学与数字健康;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等复杂系统耦合的整体医学等方向。
在科学研究上,该院强调将开展医工文理协同攻关,针对全球公共卫生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挑战,提供具有引领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学院刚刚启幕,所系却是国民健康的大问题,未来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细化,比如如何招生、怎么上课,比如如何唤醒学生对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的热情等等,这些在清华以及更多高校的实践中将如何破题,光明日报将持续关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