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中国力量——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
这场发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中华民族意志品质和斗争精神的重大考验。
除夕凌晨4点左右,解放军感染病防控专家毛青接到电话:“任务来了,马上就要走,你看谁去好?”
毛青坚决地说:“我是党员,那肯定我去!”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斗争精神,早已深深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的血液中。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面对疫情,敢不敢上,考验斗争精神;能不能赢,考验斗争本领。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3月10日下午,武汉洪山体育馆外,医护人员挥舞旗帜,齐声高喊。
这一天,49名患者作为最后一批出舱者,正式告别洪山体育馆改建而成的武昌方舱医院。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回想一个多月前,面对数以万计、与日俱增,且远超医疗资源负荷极限的确诊病患,全国人民都在担心:武汉如何应对如此庞大的“移动传染源”?如何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建设方舱医院,用好方舱医院,成为关键举措。短短10多天时间里,16座“生命之舱”在武汉三镇拔地而起,大幅扩容收治能力,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运行一个多月以来,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余张,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实现了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转变,彻底扭转了武汉曾经的被动局面。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