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互联网诊疗正向纵深推进。
许旺展示了他们正在推进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项目。慢阻肺患者需要个体化的长期规律用药,以及长期跟踪护理。过去,跟踪护理实现困难。但现在,智能化的药瓶、药剂瓶把病人每天的用药量传回医院,“我们遥控监测,对患者用药实行远程管理。”许旺解释道,用药后的血氧、心率、体温等数据,通过一枚轻巧的智能指环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全面的健康管理。
在产科,类似的诊疗应用也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
1月25日深夜,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王女士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电话,要求她立即前来就诊。
王女士已经怀孕39周,怀的是双胞胎,还是横位。这种状况危险系数高,最好经常到医院产检,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当地发热收治定点医院,产科主任苏迎秋对于让不让孕产妇频繁来院陷入两难。
一款小巧的胎心监测设备派上了用场,它可以让医院随时远程跟踪胎儿状况。那天,医院通过数据判断脐带可能脱出,大概率会造成血流受阻,胎儿缺氧。那个紧急电话,帮王女士抢到了时间,次日凌晨3点50分,她顺利进行了剖腹产。
机制建设在加强
“互联网医院乘势生长,传统医院加速调适,新的医疗生态、区域健康系统正在构建”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但客观上“互联网+医疗健康”仍然是新生事物。
“最近媒体也有报道,社会各方面也有一些反映,希望我们能够把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服务和制度进一步总结完善,把它固定下来。”3月20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把这些好的做法、好的政策固化下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向纵深发展。”
事实上,政策破题在不断推进。近年来,《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出台,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互联网诊疗行为规范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