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闯将”更做“标杆”:这是干事创业、制度创新的胜利
今年64岁的姚建良,1992年进入上海陆家嘴集团从事摄影工作,浦东的成长他一刻也没有缺席。一年一张以东方明珠为原点的浦东陆家嘴俯瞰图、一年一张从和平饭店望去的浦东岸线……同一个景别和角度,他耐心记录下浦东的生长。“就像一个抄表员,走街串巷地拍。”姚建良说,“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可遇不可求。”
这是“浦东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浦东开发开放的土壤,塑造出了独特的浦东文化。这里有干事创业的志气、心气、朝气,有一股“只争朝夕、勇立潮头、崇尚科学、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更有一种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拼劲闯劲。
2000年,吴文辉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阅读小说是他最大的爱好。通过互联网论坛,他结识了一批网络文学爱好者。2002年,阅文集团的前身“起点中文网”成立,次年,怀揣“梦想”二字,包括吴文辉在内的创业团队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浦东。“第一次来到浦东张江,目之所及到处是农田,只有一个肯德基餐厅,我们的初创团队通过讨论,认定了浦东是一块创业热土,当天就决定在这里开始我们的事业。”吴文辉说。20多年过去,阅文集团已成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军企业,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受惠者、见证人和叙述者。
“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不仅在于形态与功能的硬开发,更在于观念理念现代化的软开发。”陈高宏感慨,“如果说开放让浦东有了高要求和高品位的目标追求,那创新就是浦东实现这一目标追求的最重要路径。以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气质,持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浦东开发开放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源头活力。”
浦东的制度创新,不是“闯红灯”,而是创设一套“新的信号灯系统”。在率先建设自贸区的试验中,浦东不搞招商捷径引资洼地,凭借着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制度创新。在《浦东时报》原副主编谢国平看来,“浦东身上一直有个标签——试验。因为这场改革开放的大试验,浦东跨越了历史,也因为这场大试验,浦东人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作为座右铭。”
在浦东开发创业的过程中,围绕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细致扎实的工作,例如出台《浦东新区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着重于激励机制和宽松环境,鼓励大家千方百计想办法、既拍胸脯更拍脑袋,碰到硬骨头不松口但换牙、遇上大险阻不退缩但变道、接到难任务不打折但巧干,坚持先完成再完美的务实精神。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