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力量调遣就此启动。先后有来自军队和全国各地的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与湖北50余万名医务工作者并肩奋战、共战疫魔。
望着一批批医疗队员们走下飞机时坚定的眼神,天河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李俊热泪盈眶:“武汉,有救了!”
在白衣天使驰援荆楚的同时,广大建设者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武汉战“疫”贡献力量。
除夕之夜,43岁的武汉市江夏区农民工胡晓红正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个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急需工人的电话打来,她扔下筷子就往工地跑。
正是在像胡晓红这样的普通建筑工人的不懈奋斗下,仅除夕当天,遍布藕塘、土堆的5万多平方米场地全部平整,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标准游泳池。
——约10个昼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
——29个小时,首批有4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改建完成,开舱收治病人;
——一个月内,武汉市改建16家方舱医院,改造86家定点医院,新增6万多张床位,相当于新增60多家三级医院的床位数……
从“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大转变,离不开7万多名建筑工人不舍昼夜为疫情防控构筑起的生命屏障。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每一个武汉的普通人,都活出了英雄的模样。
汪勇,武汉一名普通的“80后”快递员。疫情期间,他偶然加入了一个医护人员车辆需求微信群。当看到群里一名金银潭医院的护士求助说“回不了家”,汪勇难以入眠。
第二天早上6点,他瞒着家人,准时出现在医院门口。
“我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为她们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他们能救多少人啊!”
从一个人接送到发展一个团队,汪勇组建了志愿团队,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
免费接送,协调防护物资,采购生活用品,解决医务人员的吃饭以及修眼镜、修手机等各种棘手琐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