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25日电(记者骆晓飞、白玛央措)树染新绿,花香渐浓,青海高原春天来了。脱贫攻坚战场传来捷报:位处三江源头的青海省,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在平均海拔4058米、属于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的青海高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无疑是“硬仗中的硬仗”。在沟沟峁峁、山川林草间,洒下了高原人民努力战贫、拼力奋斗的汗水。
20万人“挪穷窝”
“山大沟深的沙沟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众呀齐上阵,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的塑胶篮球场上,村民吕有贤来了一段自编自唱的“花儿”。
一段土味“花儿”,唱出了山村巨变!
班彦新村129户村民原来居住在海拔2800米的山上,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等“六难”,挡住了群众的脱贫路。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时,这个村有74户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7%。
4年前,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129户村民整体搬迁到山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新村。新村水、电、路、天然气等一应俱全,村口还建起了生产土族盘绣的“扶贫车间”。
“从山上搬下来后,儿子在旅游扶贫项目的帮扶下开起了农家乐,家里的女人们空闲时还可以到扶贫车间务工,这个变化不得了。”吕有贤说。
班彦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袁光平告诉记者,近几年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企业都把工作重心放在谋产业、拓展致富门路上,帮助班彦村初步形成了以特色种植养殖、民族特色手工艺和乡村旅游接待等为主的多元增收渠道。
“村民精神面貌和内生动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袁光平说,搬下来后大家积极发展生产、外出务工,比着脱贫。
班彦新村的变迁,是青海高原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奔小康的缩影。青海已累计搬迁5.2万户农牧民,让20万人通过“挪穷窝”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