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有增收项目
人有脱贫门路
“新房院墙真配套,小鸡咯嗒羊羔叫,幸福生活是党给,刘柱心甜抿嘴笑。”这首打油诗,是北票市马友营乡大庙村贫困户陈建军在搬进政府修建的新房后即兴而作。这里提到的刘柱,是陈建军的小名。
“乡里给咱贫困户安排工作,让我当上了护林员,每年收入3000块;政府花了4万块给我盖了新房;市里用扶贫款帮我入股国锋土地股份合作社冷库项目,每年分红1000元;光伏扶贫也能分到550元;市里鼓励贫困户搞庭院经济,补贴5000元买了6只母羊搞繁殖。”一笔一笔地,老陈耐心地算着一年的收入。
“鸭子没棚鸡没窝,几间破房漏水锅,前门掉板后门无,风婆进来穿堂过。”这是老陈对过去苦日子所编的顺口溜。58岁的陈建军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一年靠着自己的5亩多地维持生活,满打满算也就3000多元。现如今,多重叠加扶贫举措让老陈脱贫致富。
力争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以优势特色种养业为主导,加工、旅游、电商、光伏等产业并举,辽宁注重发挥各类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针对剩余的1.42万贫困人口,辽宁将实施产业扶持全覆盖,确保每人至少有一个项目,做到精准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