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受疫情影响延迟复工,今年一季度产值9000万元,同比下降55%。”说到这份“成绩单”,广东省东莞市迈思普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张和胜似乎并不担心。
2月12日企业复工以来,这家企业产能已经全部恢复。“预计4月产值可达9400万元,超过前面三个月之和,并且预计全年产值可增长50%。”张和胜说,对市场的信心,来源于对自家产品质量有信心。
“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居家多了,看电视的多了,机顶盒电源适配器作为公司拳头产品,需求量也大增。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配件也能自产。生产线目前实现了第二代自动化,正在筹划第三代自动化。”他说,除了加大研发力度修炼“内功”,公司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也在“开花结果”。
迈思普是个例,但不是孤例。疫情之下,不少外贸企业在承受压力的同时,凝心聚力谋转型,努力向产业链供应链更高端迈进。
也要看到,外贸面临的难题,不一定非得用外贸的方式来化解。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
“出口转内销与内外贸有效贯通密切关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房爱卿认为,该领域仍面临一些限制,有些涉及企业发展观念,有些涉及标准衔接方面,有些涉及财税政策,需要多方研究协同推动。
“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中国外贸有相当强的韧劲,也有足够的巧劲,有条件继续克难前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