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和MR分别表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同时假定平均成本总是等于边际成本,即:AC=MC。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厂商的均衡点是(Pm,qm)。显然,垄断价格Pm高于边际成本MC。
如图1所示,在点b,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价格超过了生产者的单位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a,在那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为q*,价格为p*。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PmP*Gb,整个社会的福利却增加为PmP*Gab。这样,即使弥补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失以后,消费者剩余仍增加了三角形bGa部分。
因此,垄断厂商的市场均衡明显不符合社会帕累托标准。其后果是:过少的资源被配置在垄断市场,反过来,相对过多的资源被配置在其它非垄断市场。我们假定,一个社会有两个生产者—— 食品生产者和服装生产者,其中,食品生产者拥有垄断势力。因此,食品生产者选择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更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食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较低。同时,多出来的生产投入品将被配置到生产服装上去,从而使得服装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结果,边际转换率会下降,结果是生产出太少的食品和太多的服装,出现经济的无效率。
2.垄断容易形成“X非效率”。莱本斯坦(H. Leibenstein)认为,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即“X非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来说,能获得垄断利润的企业组织庞大,面临的市场竞争威胁很小,因此,企业内各利益集团追求各自集团利益的行为与企业整体目标不合,致使企业的效率下降。具体来说,“X非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经理层中存在过高的代理成本;二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与每个职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关系模糊,导致激励机制弱化;三是由于管理层次增加,导致组织、管理费用增加。
3.垄断可能限制技术创新。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旦垄断形成后,竞争的压力就大大减少了,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也相应减弱。
如图1所示,在点b,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单位产品价格超过了生产者的单位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a,在那里,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量为q*,价格为p*。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PmP*Gb,整个社会的福利却增加为PmP*Gab。这样,即使弥补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失以后,消费者剩余仍增加了三角形bGa部分。
因此,垄断厂商的市场均衡明显不符合社会帕累托标准。其后果是:过少的资源被配置在垄断市场,反过来,相对过多的资源被配置在其它非垄断市场。我们假定,一个社会有两个生产者—— 食品生产者和服装生产者,其中,食品生产者拥有垄断势力。因此,食品生产者选择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出量,并以比竞争性市场更高的价格出售较少的产出。较低的产出意味着食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较低。同时,多出来的生产投入品将被配置到生产服装上去,从而使得服装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结果,边际转换率会下降,结果是生产出太少的食品和太多的服装,出现经济的无效率。
2.垄断容易形成“X非效率”。莱本斯坦(H. Leibenstein)认为,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即“X非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来说,能获得垄断利润的企业组织庞大,面临的市场竞争威胁很小,因此,企业内各利益集团追求各自集团利益的行为与企业整体目标不合,致使企业的效率下降。具体来说,“X非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经理层中存在过高的代理成本;二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与每个职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关系模糊,导致激励机制弱化;三是由于管理层次增加,导致组织、管理费用增加。
3.垄断可能限制技术创新。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旦垄断形成后,竞争的压力就大大减少了,从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也相应减弱。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